聚焦乡风文明,助力“平安乡村”建设。严厉打击刑事犯罪,为乡村治理提供强有力检察服务保障。充分发挥刑事检察职能作用,将检察工作融入乡村基层治理建设中谋划和推进。一是严厉打击赌博犯罪,切实发挥审查批捕、起诉职能,依法惩治赌博、开设赌场犯罪14件28人,切实引导农民群众远离赌博恶习,追求健康向上的物质文化生活,培育文明乡风。二是严厉打击毒品犯罪,共办理贩卖毒品、容留他人吸毒、非法持有毒品案件20件20人。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协作配合,提前介入引导侦查,提升侦查取证质量,确保制毒贩毒犯罪得到有效遏制和定点清除,努力建设“无毒”乡村。三是坚决打击侵害农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犯罪,针对当前基层农村留守妇女、留守儿童占比较高的具体实际,依法打击和震慑强奸、强制猥亵、侮辱妇女等犯罪,强化特殊人群权益保护。四是重点打击侵害农民财产权益犯罪,关注基层群众的痛点、难点,依法打击抢劫、盗窃、诈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44件60人,办理“电信网络诈骗”类相关案件9件19人,引导农民群众保持诚信友爱、勤劳致富的传统美德。五是坚持以“在办案中监督、在监督中办案”为原则,针对发现的乡村治理问题,及时制发检察建议,达到“办理一案、治理一片”的良好效果,为强化乡村基层治理建设提供强有力法治保障。
延伸公益保护触角,助力“生态乡村”建设。依法惩治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,坚持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,依法惩治农村地区污染环境、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1件1人、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件2件2人、严守耕地红线;惩治盗伐、滥伐林木3件4人、非法狩猎犯罪2件2人,保障农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发展权益;严厉惩治涉农重点项目资金分配、项目审批中行受贿的职务犯罪5件5人,为农村产业健康发展创造条件。
聚焦治理有效,助力“法治乡村”建设。深入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,深挖“保护伞”线索,坚决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,推动形成良好的乡村政治生态。
切实加强对农村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保护,办案中积极开展司法救助工作,移送司法救助线索5条,对可能因案致贫、因案返贫的困难群众提供有效司法救助。对身患疾病、居住偏远、行动不便的当事人,主动上门办案,妥善办理因婚姻家庭、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刑事案件,积极运用认罪认罚从宽处理机制,大力开展刑事和解、调解,促进和谐,减少社会对抗。
认真落实“谁执法谁普法”的普法责任制,深入农村地区开展普法宣传5次,不断增强农民的法治意识、规则意识、社会责任意识,培育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。